自發布以來,ChatGPT引發了各種各樣的討論,褒貶不一。這一新事物最令人震驚的兩個方面是:首先,它直接影響了主要集中在創造性和認知技能上的高難度和復雜的任務;其次,它徹底顛覆了此前人工智能從低技能到高技能的替代順序,直接影響了知識密集型產業。
ChatGPT不僅可以寫詩、編碼、復制,還可以獨立完成一篇學術論文。與前幾代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實現了質的飛躍,對人類的創造力、相關技能和工作產生了巨大而意想不到的影響。
人類的技能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是體能類(physical skills),僅需要在物理世界付出體力勞動就可以完成任務;第二類是認知類(processing skills),需要動用人的認知能力,根據現有的資料進行計算和處理,如文案整理、總結等;第三類是創意類(creative skills),需要獨特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寫一個劇本故事、一段代碼、一篇創意文案甚至管理策劃,其結果會因人而異。
總體來看,第二類和第三類技能需要成熟的教育體系,長期的人才培養做支撐。人們有了一定的教育積累后,獲得技能,鍛煉創意思考,從而走向各個知識密集型崗位,成為社會中堅。
世界各國都經歷了從勞動密集型漸漸向知識密集型的過渡,因此,知識人才的工作崗位和相關的教育培養越來越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考量。
縱觀歷史,新工具、新技術不斷替代、影響和重塑人類的技能和工作,而人工智能(AI)也已在物流、生產檢測、安防、出行,甚至防疫等場景不斷替代人工,并改變流程。
在過去,人們通常認為AI科技和工具短期不會對于創意類的技能和工作產生影響,即使有影響,也只會對簡單重復的體能類技能產生巨大沖擊。
因為ChatGPT的面世,這一傳統觀點或許不再成立。
在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人士看來,ChatGPT是劃時代產物;對整個認知和創意行業來說,它可能帶來類似電腦與手算的天壤之別,必須要全面的思考和認知。
我們認為,不久的將來ChatGPT和大模型AI很可能會對人類行動、思維、工作方式造成巨大影響。隨著它的大規模應用,勢必會對勞動力市場、教育體系、社會經濟,甚至全球勞動分工造成顛覆性改變。面對ChatGPT掀起的浪潮,人們難以依賴過去的經驗做出準確判斷。
面向未來,人類該何去何從?接受變化,面對挑戰,抓住機遇,與新一代AI共存融合、共同創造,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由此,我們其實無需把注意力放在ChatGPT會替代哪些工作或技能上,更應思考該如何與ChatGPT共存(co-exist)、共創(co-create),乃至共同進化(co-evolve),思考該如何重構職業技能培養、工作崗位和教育方式,乃至社會經濟發展的邏輯,思考該如何用AI激發認知、賦能創新,促進人類文明繁榮發展。
本文標題: ChatGPT來勢洶洶,我們該何去何從?
本文地址: http://kamaozhilv.com/brand/news-3252d86d1.html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
2009-2025 黃頁88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12932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561號 京ICP證100626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