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鴻制?四方合斗紫砂壺
該作品壺身微扁而有力度,上下各四方泥片鑲接成合斗狀,片片相接,其制作難度為手工成型技法中難,外表平整挺括,一絲不茍,盡顯陽剛之氣。壺之流把鈕方中見圓,剛柔并濟,整壺神態穩重,過渡自然,此壺外表造型質樸無瑕而又生動,為壺中佳品。
徐漢堂制?柱礎壺
該壺材質呈赭褐色,壺體似圓石鼓凳,上小下大,腰間微斂,短流,嵌蓋,環形把,造型穩健。泥質細密光潤,為上好紫砂泥料。下為圈底,前側流嘴呈上提狀,后設圓把。一面陰線刻松下隱士圖,其上刻線清晰,構圖得體,清新雅致。一面刻“飲水思源”結字古樸,鑿線有力。底落『宜興紫砂』四字篆字陽文方紫砂印。
紫砂壺怎么保養
1、紫砂壺應定期清洗,使用溫開水清洗,不要用肥皂洗滌。
2、如果壺里有茶葉或沉淀物,可以用軟毛刷輕輕刷洗,不能用金屬刷或細砂紙擦洗,以免損壞壺壁。
3、紫砂壺應定期抹上油脂,以保持壺身光亮和柔軟。
4、紫砂壺應避免暴曬,尤其是在夏天,要放在陰涼處,以免因直射陽光而損壞壺壁。
5、紫砂壺在不用的時候,要放在干燥處,不要放在潮濕處,以免生銹。
紫砂壺主要由赤泥和紫土配制而成,所以又叫紫泥壺,享有“天然紫砂”之譽。在制作過程中,先將赤泥和紫土混合,然后手工捏制,后釉上彩,放入窯燒。紫砂壺的顏色多為紫色,紫色具有神秘、優雅的氣息,是家庭裝飾中的佳品。
紫砂壺文化是以紫砂壺為主題的一種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已經有人在制作紫砂壺。自唐朝以來,紫砂壺已經被視為一種象征文人騷客的文化品味。紫砂壺文化主要涉及到紫砂壺的制作、保養、修復、傳承和收藏等方面。
紫砂壺的制作工藝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配料:將紫砂土、添加劑(檸檬酸、熟料、苦楝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配制成黏土;
2. 成型:將黏土放入壺灌模,按照設計圖紙理睬壺身,利用手工工具雕刻出壺身紋理;
3. 干燥:將成型后的壺置入干燥窯,控制溫度,慢慢干燥成型;
4. 燒制:將干燥的壺置入燒窯,控制溫度,慢慢燒制,使壺身變色;
5. 調型:燒制后的壺身拿出,利用手工工具調整壺身紋理,使壺更加精美;
6. 拋光:將壺身磨光,使壺身表面更加光潔;
7. 收尾:安裝嘴、把手、耳等壺肩部件,涂上一層油,使其密封,完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