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耐火澆注料工藝配比中,骨料在澆注料中起骨架作用,耐火骨料用量一般為60%-70%,在使用中能提高澆注料強度和耐磨性能。
耐火澆注料的工藝配比中主要是骨料,然后再加入用量為15%~25%的和骨料相同質量加工成的粉料,粉料起填充骨料空隙和改善施工時材料的流動性作用。然后有6-12%的結合劑加入澆注料中。良好的結合劑,理想的顆粒級配是粗骨料造成的空隙被細骨料填充,二者間的空隙又被耐火粉料填滿,達到大的堆積密度,以便獲得佳的使用性能。
但是鋼包澆注料和鐵溝用耐火澆注料,因使用情況特殊,多采用20mm-25mm的顆粒。耐火骨料的臨界粒徑不同,使用的目的也會有所不同。在配制耐火澆注料時,骨料顆粒級配會不時做相應的調整,即要滿足成品的顆粒級配及產品的整體性能,還要考慮實際使用內襯的實際情況。
礬土基均質料是指以高鋁礬土為主要原料,通過均化工藝和適當高溫煅燒,從而達到結構、性能和質量穩定、均勻的礬土熟料。發展礬土基均化料(Al2O3含量50%~90%)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大量閑置的低品位礬土,混級礬土和碎礦、粉礦,提高耐火原材料的質量和礬土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均化工藝也可提高采礦效率,實現高鋁礦山大規模機械化開采,實現原料成分、結構和性能在較長時間內基本保持不變,后續生產工藝的穩定,提高生產效率。鋁礬土均化的目標有兩個,一是燒成熟料的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的穩定、均勻;二是礬土基均質料的體積密度與顯氣孔率的穩定。立窯、回轉窯、隧道窯都是常用的煅燒設備,近年來在均化礬土的生產中以隧道窯的使用更為常見,其特點是燒成,溫度控制比較靈活,能夠得到化學組成以及體積密度、顯氣孔率都比較穩定的鋁礬土熟料,其燃耗水平比立窯高,但是控制好可接近回轉窯的水平。
(1)均化。我國礬土基均化料生產企業采用的均化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其中,干法均化生產工藝簡單,成本較低,但是不能有效去除雜質;濕法均化工藝均化程度好,可有效去除鐵等雜質,粉塵污染也很小,但是工藝路線較長,增加了經濟成本。
(3)燒成。燒成是,主要是晶體發育。立窯、回轉窯、隧道窯都是常用的煅燒設備。其中隧道窯燒成,比較安全,礦相穩定均勻;倒焰窯燒成所制產品質量好,但周期長,能耗大,不是方向;而回轉窯燒成,但有產品燒不透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的均質料主要包括莫來石均質料、尖晶石均質料以及均化燒結剛玉。經過均化工藝的礬土均化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粒度顆粒的化學成分差異的問題。無論是Al2O3含量還是Fe2O3,礬土熟料的波動均遠遠礬土均化料,同時經過均化工藝也可以顯著降低其中的Fe2O3雜質含量。研究也表明,經過均化處理工藝,不僅可以把化學組成的波動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也可以通過均化過程實現原料的體積密度和顯氣孔率的穩定,從而提升原料品質。從顯微結構上來看,由于礬土熟料煅燒后的相組成及其分布的均勻性與原礦中水鋁石、高嶺石以及雜質的分布密切相關,因此經過均化工藝后材料各組成的均勻性能夠得到提高,也會對熟料的相組成以及其顯微結構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