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屬于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 喬木常綠小喬木, 高達12米, 小枝粗壯, 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革質, 披針形、頁面褶皺, 葉下面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 基部楔形, 先端漸尖, 葉緣有疏鋸齒。花期10-12月, 頂生圓錐花序, 翌年5-6月成熟, 梨果球形或長圓形, 橙黃或橙紅色。
生態(tài)價值
枇杷作為降高溫、固碳型植物,在眾多園林植物中,生態(tài)功能表現(xiàn),尤其是滯塵能力強。對保持水土、美化環(huán)境、改善生態(tài)條件有很好的作用。根據(jù)一些城市的應用情況,枇杷樹在滯塵能力、固碳能力、水分利用率、降溫能力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xiàn)。
植物文化
枇杷果實中含有堅核,民間常將其作為健康、子嗣昌盛的象征,常將枇杷樹與石榴樹搭配栽植,寄托“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枇杷的果實黃色如金,被譽為“黃金丸”,象征財富殷實,因此枇杷樹也常與柑橘樹配植,表達“進寶”的愿望;在園林配景中,還將枇杷樹與銀杏(白果)搭配,寓意“金玉良緣”的贊美與祝福之情。在綠化造景中,將現(xiàn)代景觀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對提升地區(qū)的文化內涵有很大的幫助。杜甫詩“楊柳枝枝弱,枇杷對對香”,生動地勾勒出枇杷的形、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