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法
實生苗雖生長較慢,但常產生變異,故為獲得大量砧木或雜交育種時,仍采用播種法。北方常用的砧木種類有山定子、西府、裂葉果等;南方則用海棠。種子在播種前,經過30天~100天低溫層積處理。充分層積的種子,出苗快、整齊,而且出苗率高;不層積的種子不能發芽,或極少發芽。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種在沙床上,讓種子自然后熟。覆土深度約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墑,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及時撒施一層疏松肥土,苗期加強肥水管理,當年晚秋便可移栽。
銹病防治方法:
1、應盡量避免、梨等與檜柏屬的針葉樹相互混交栽植,兩類相距半徑在5千米以上。若不可避免時,應將柏類在下風口,種植在逆風口,以盡量減輕危害。3月上中旬,向檜柏上噴灑1%波爾多液,抑制銹病冬孢子萌發擴散,10天1次,連續噴2至3次。春季在剛萌芽時向噴劑進行保護,10天1次,連續噴2至3次。
2、當銹孢子成熟時,摘下染病葉片集中燒毀。向上噴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至2000倍液,阻止銹孢子轉移。粉銹寧是防治銹病的劑,為避免或延緩病原菌對該藥劑產生抗藥性,在防治過程中應注意將粉銹寧和其他藥劑進行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病蟲害防治
要注意防治金龜子、卷葉蟲、蚜蟲、袋蛾和紅蜘蛛等害蟲,以及腐爛病、赤星病等。
腐爛病,又稱爛皮病,是多種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樹干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開始發病,5月~6月為盛發期,7月以后病勢漸趨緩和。發病初期,樹干上出現水漬狀病斑,以后病部皮層腐爛,干縮下陷。后期長出許多黑色針狀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清除病樹,燒掉病枝,減少病菌來源。早春噴射石硫合劑或在樹干刷涂石灰劑。初發病時可在病斑上割成縱橫相間約0.5厘米的刀痕,深達木質部,然后噴涂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