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巖,經常在養殖植物時用到,很多花語都知道。但是,珍珠巖是什么,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什么用途不是很清楚。珍珠巖其實是火山噴發冷卻后形成的一種巖石,后經人工處理加工,多用于園林建設,運動場和屋頂花園等。
我國珍珠巖礦床主要產于我國大陸地殼活動頻繁的中生代。這個代的火山形成了北起黑龍江,南達南海海濱和海南島,長3000公里,寬300~800公里的火山巖帶。此巖帶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亞帶。亞帶也叫大興安嶺、燕山亞帶。
珍珠巖制品
珍珠巖制品
這個亞帶中的主要珍珠巖產地有河北的寬城、平泉以及張家口,圍場,沽源;遼寧的凌源、法庫、建平以及錦州、錦西義縣、黑山;山西的靈丘;河南的信陽;內蒙的多倫、太仆寺旗、正蘭旗、中后旗等。第二亞帶名叫東北北部、山東亞帶。這個亞帶中的珍珠巖礦床有吉林九臺、黑龍江穆棱等。第三亞帶名叫東南沿海亞帶。這個亞帶中的礦床有浙江寧海松脂巖礦床等。
礦物組成
主要成分為塊狀、多孔狀、浮石狀珍珠巖,含少量透長石、石英的斑晶、微晶及各種形態的雛晶、隱晶質礦物、角閃石等圓弧形裂紋,斷口呈參差狀,珍珠光澤,風化后為油脂光澤,條痕白色。
主要成分為松脂巖,水解松脂巖和水化松脂巖,含少量透長石和白色凝灰物質,呈不規則分布,斷口呈貝殼狀,松脂光澤,條痕白色。
主要成分為黑曜巖、黑曜斑巖和水化黑曜巖,含少量石英、長石斑晶,極少量不透明的磁鐵礦、剛玉等,斷口平坦或貝殼狀,部分參差狀,玻璃光澤,風化后為油脂光澤,條痕白色
巖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
本標準適用于溫度在73 ̄1073K(-200 ̄800℃)范圍內作為絕熱材料及用于制作絕熱、吸音、防火等制品,配制建筑砂漿和輕質混凝土的膨脹珍珠巖。其他用途的膨脹珍珠巖也應參照采用。
試驗方法
6.1堆積密度和堆積密度均勻性試驗方法
6.1.1設備 a.烘箱和干燥器。 b.天平:精度為0.01g。 c.量筒:圓柱形金屬筒(尺寸為內徑108mm、高100mm)容積為0.001m3,要求內壁光潔,并具有足夠的剛度,量筒應經常進行校核。 d.漏斗:見下圖。 6.1.2試驗步驟
6.1.2.1將按7.2.2方法取出的試樣,在383±5K(110±5℃)下烘干至恒重,隨后移至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6.1.2.2將烘干后的試樣注入漏斗,啟動活動門,將試樣注入量筒。
6.1.2.3用直尺刮平量筒試樣表面,刮平時直尺應緊貼量筒上表面邊緣。
6.1.2.4稱量量筒及試樣質量 6.1.2.5試驗過程中應試樣呈松散狀態,防止任何程度的振動。
6.1.3結果計算
用途
1. 建筑領域:保溫隔熱、防火涂料、吸音板等
2. 工業領域:管道保溫、保冷絕熱、過濾材料、煉鋼過程的集渣材、橡膠塑料的填充材料等
3. 農園藝領域:無土栽培、土壤改良、農藥緩逝劑等
生產工藝
從礦山開采后的礦石通過機械破碎、振動式篩分加工成具有一定粒度級配的礦砂,膨脹廠根據不同用途進行選購。珍珠巖原料礦砂的含水量一般為4-6%,由于含水量過高,經高溫加熱后,水分的揮發會造成珍珠巖的炸裂。所以,應將珍珠巖的無效水含量在膨脹前去除掉,使其保留正常膨脹所需的水分(即有效水分)。經過國內外實驗室和生產廠的大量試驗總結,膨脹珍珠巖的有效含水量在2.2-2.4%之間時,膨脹后的效果佳,膨脹倍數大(即松散密度低)。因此,膨脹珍珠巖的生產過程應包括預熱、膨脹兩個關鍵工序。
⑴ 預熱:根據產地、粒度大小的不同,珍珠巖礦砂在250-400℃的溫度環境下預熱2-8分鐘后,預熱脫干含水率將達到膨脹要求。
⑵ 膨脹:經預熱后的礦砂,經投料裝置均勻灑向溫度保持在900-1200℃高溫的火焰上,礦砂將被急劇加熱并迅速膨脹至原來體積的10-30倍,膨脹后的珍珠巖顆粒呈白色或淺灰色,內部含有蜂窩狀結構,松散密度一般為40-80Kg/m3。
⑶ 膨脹后的珍珠巖隨著高溫氣體經旋風分離器進行料器分離后進入集料倉,含有少量微塵的高溫氣體經袋式除塵裝置除塵后排到大氣中。條件較差的工廠則不設立的除塵裝置,而是將高溫氣體直接排出。
材料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