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方明珠”到“四季春城”再到“三七之鄉”,跨越二千八百多公里……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工匠精神傳遞之旅。全國知名汽修大國工匠、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高級顧問陶巍作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和開拓者,在他的帶領下將首個大國工匠工作室建在文山州,賦能文山汽修職教。
7月17日,文山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了“大國工匠陶巍汽修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專業共建簽約研討活動。工作室的成立標志學院在技能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傳承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師生們提供與行業頂尖人才接觸的機會,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提升技能水平。
在研討活動中,陶巍與學院專業教師們面對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激勵青年教師以技能報國,用匠心筑夢。他分享自己的工匠之路,從一名普通汽車維修工成長為行家里手,50多年來,用行動對“工匠精神”給出了富有行業哲思的詮釋。在提及人才培養時,他強調教育講究的是傳幫帶,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同樣如此,“要讓他們有信仰,沉下心,扎實走好每一步,只有這樣,他們以后教出來的學生才不會走樣。”在提及擁抱新技術時,他指出AI引發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為汽修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大師工作室準備將中國一汽集團技能大師齊嵩宇獨創的課件引入文山職院,這款課件是基于AI技術,并把大國工匠的知識、經驗、技能、絕活開發成“可學、可練、可測、可評”的數字化課件。
此次交流不僅是一場精神洗禮,更是一場行動動員。陶魏從普通汽車維修工到大國工匠的奮斗故事正化作邊疆教育的“精神燃料”,工匠精神的種子已悄然扎根,激勵教師們以初心鑄魂、以實干篤行,讓“傳承匠心、筑夢未來”的真言在奮斗中綻放光芒。
早從2019年開始,陶巍大師工作室就陸續分別對云南玉龍縣職業高中、紅河技師學院、廣南縣民族職業高中、綏江縣職業高中等偏遠地區的學校進行了幫扶工作,為當地儲備汽修專業技術骨干。不僅在硬件上幫這些學校補齊教學短板,共捐贈了近300萬元的實訓設備(包括整車、發動機、變速器等等);還通過派大師工作室技師駐校指導或選派優秀師生進入工作室進行專項特訓的方式,逐步提升師生們的“硬”實力。以廣南縣民族職業高中為例,通過“工匠工程”的系統推進,該校汽修專業師資團隊成為大師工作室長期學員。2024年廣南職高的汽修專業獲評云南省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
此次“大國工匠陶巍汽修工作室”設立在文山職院又開啟了工匠精神扎根云南邊疆的新篇章。下一步,陶巍工作室團隊將與文山職院共同錨定發展目標,發揮重點干、加大干的工作作風,定能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傳承大國工匠精神,培育更多實用型汽修技能人才貢獻更大的專業力量。
在云南期間,大國工匠陶巍一行還與云南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文山州教育體育局等單位,就鄉村教育振興、職業教育共建、行業人才培養等事宜進行了交流。
本次赴滇交流活動得到了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發揮大國工匠的引領示范作用,為行業注入“精神動能”,激勵汽修從業人員以榜樣為鏡,以技立身,以才報國,為推動中國汽車維修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首批中央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上海援滇校長團成員、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校長張駿,陶巍大國工匠工作室副理事長欒洋,陶巍大國工匠工作室秘書長張宇鍇,陶巍大國工匠工作室訓練營優秀學員羅志德、《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社沈建偉等隨行參加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