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山東麻山藥塊莖有褐色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山東麻山藥塊莖有褐色斑點發病特征及高清圖片
聯系人:王曉娜
山藥如果受到根腐病的侵襲,很容易造成減產,所以對于山藥根腐病大家一定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那山藥根腐病應該怎樣防治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山藥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山藥根腐病癥狀
山藥根莖腐病發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規則的斑點,繼而斑點擴大形成深褐色的長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嚴重時藤蔓的基部干縮,導致莖蔓枯死。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顯的淡褐色絲狀霉。塊莖發病常在頂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規則形的病斑,若是根系發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2.山藥根腐病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山藥根腐病的病菌是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過土壤、雨水和施用帶病菌的肥料傳播。高溫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病,干旱時發病輕,重茬地、田間積水時發病重。
,要預防為主。一注意輪作,山藥要與玉米、小麥、蘿卜、西瓜等作物3年輪作1次。常年栽培山藥的老區,應1年輪作1次,有條件可實行水旱輪作;二要認真整田。選擇地勢高、濕度低、肥沃疏松土壤播種。秋季整地時,將遺留地表的病殘體翻入土中。同時要利用自然條件,初冬季翻耕土壤、冬季冰凍、春季日曬,使部分病原物失去活力;三清除田間殘體。山藥收獲時,盡可能將遺留病殘體、雜草、腐爛莖集中燒毀,或帶出田外深埋,減少田間病原物;四要適當密植,加強整枝,改善通透;五要注意排水。春夏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六要增施腐熟有機肥,有效增加土壤的通透、疏松,減少根腐病。
其次,化學防治要早。一是莖塊要化學處理。可用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或50%惡霉靈1000倍液,將塊莖在藥液中浸泡20分鐘,外理時可結合殺線蟲劑一同浸泡。二是植株噴藥和灌根。雨季前及雨季對莖蔓基部噴藥。用90%疫霜靈600倍或58%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也可用90%疫霜靈 細菌一號水劑(1支)600倍液噴霧,可預防疫病的發生。根腐病在病害發生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灌根。也可用2.5適樂時懸浮劑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毫升。疫病、根腐病混合發生的地塊,要輪換使用以上藥劑。山藥收獲前1個月,切忌用藥,以防止對塊莖的農藥污染。化學防治時要用、低殘留、低毒安全的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