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云南蝴蝶花葉斑病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云南蝴蝶花葉斑病發病嚴重怎么快速控制住聯系人:王曉娜
一、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 二、種植區域
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都有種植。
三、栽培技術要點
1、整地與施肥
選擇適宜地塊,施廄肥20000kg/ha,撒于地內,耕翻20cm深,隨耕翻撒于溝底硫酸鉀復合肥及磷酸二氫銨各750kg/ha。細、整平,做90cm寬平畦。地干時先向畦內灌水,待表土松散時再下種。
2、繁殖方法: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
冬春畢可下種。冬播于11月下旬,在畦內按行距2cm開淺溝3cm深。種子與5倍的細砂混合均勻,按播種量20kg/ha均勻地撒入淺溝內,覆細圭蓋平,稍,翌春出苗。冬播出苗早,生長旺。射干種子萌發需要變溫條件,用5~10℃低溫潮濕預處120d發芽率達85%。春播需對種子處理,11月下旬,種子與5倍的濕細砂混合均勻,裝入透氣袋內埋在背陰土坑中越冬。翌春化凍后取出放在室內或窖里,保持濕潤,待種子開始露白時播入大田,約15~20d出苗。苗高6~7cm時按株距8~10cm定苗。
分株繁殖:
11月下旬結合收獲同時進行。選擇無病蟲害、色鮮黃的根狀莖,按自然分枝切斷,每個根狀莖帶根芽1~2枚和部分須根。稍晾,使傷口愈合,在畦內按行株距20cm×9cm開6cm深的穴,每穴放1株,芽頭向上,埋春出苗。
3、田間管理
松土、澆水
春播的出苗前保持畦面濕潤,出土后及時松土除草,旱時澆水。冬播的管理方法同上。分株繁殖的澆1次封凍水,出苗后適時澆水、松土,保持土表疏松、濕潤、無雜草。6月植殊封行后只拔草不再松土。根際及時培土,防止倒伏。
追肥
2年生以上的射干在早春開淺溝埋施硫酸鉀復合肥750kg及廄肥15000kg/ha,隨即澆水。雨季及時排澇,防止爛根。
摘除花蕾
種子繁殖的2年開花;無性繁殖的當年開花、結實。除留種者外,一律在抽苔時摘盡花莖。
4、收獲與加工
種子繁殖的生長3年收獲,分株繁殖的生長2年收獲。11月下旬,植株莖葉枯萎時收獲。刨出根莖,去掉莖葉及泥土,曬至干,搓去須根,再曬至全干,備用。以根莖粗壯大肥大、色黃、無土、無須根者佳。
四、常見病蟲害及其表現癥狀
射干常發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銹病、葉斑病等。
1、根腐病:主要危害射干的根部。發病植株根部先受害腐爛,外皮黑色;地上部分表現初為個別葉片枯死,嚴重時全株枯死。5月初開始發病,6~7月發病嚴重。排水不良或地勢低洼地發病嚴重。
2、銹病:發病后葉片干枯脫落,嚴重的將導致幼苗死亡。于8月發生,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片或嫩莖上產生黃色微隆起的瘡斑,破裂后,散發出橙黃色或銹色粉末,這是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發病部位長出黑色粉末狀物,這是病菌的冬孢子。
3、葉斑病:發病初期葉面出現黃色病斑,繼而葉色發黃,嚴重時植株死亡。病原菌以分
生孢子器在植株病殘體的病葉組織內越冬。翌年,新的分生孢子借風雨飛散,擴大侵染,多雨季節發病嚴重。
五、治療方案
六、畝產值和成本
射干的生長周期較長為2-3年,一年育苗,移栽后1-2年采挖,移栽一年后畝產量100-150公斤,按40元/公斤計算,毛收入4000-6000元,除去秧苗費、化肥、人工費等,畝效益僅剩2000-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