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毛桃褐腐病殺菌劑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聯系人:王曉娜
桃樹瘡痂病是桃樹常見病害之一,常常導致桃品質和產量的下降,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經濟收入。因此,做好桃樹瘡痂病是種植桃樹期間做好的工作之一。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桃樹瘡痂病。
癥狀
病菌主要危害果實,其次危害葉片和枝梢。果實發病初出現暗綠色 至黑色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至直徑為2-3毫米的病斑,病斑周圍始終保持 綠色,嚴重時病斑聚合連片成瘡痂狀。該病只分割果實表皮,病部果實停 止生長,而果實內部(果肉)仍不斷增長。因此,病斑往往開裂,但裂口 淺而小,一般不會引起果實的腐爛。枝梢受害,初表面發生紫褐色長圓 形斑點。后期變為黑褐色稍隆起。并常發生流膠,后在病斑表面密生黑 色小粒點(分生孢子叢)。病斑也限于表皮。葉片受害往往在葉背呈現出 多有形或不規則灰綠色病斑,以后病部轉為紫紅色,后病葉干枯脫落或 形成空孔。
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或菌絲在地面僵果或樹上枝梢病組織中越冬。翌年4-5月 間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或霧滴傳播,從皮孔、氣孔或傷口侵入,進 行初侵染。病菌侵入寄主后,潛伏期較長,葉及樹梢接種后,通常需經25 -45日才能發病,果實上更長達42-77日之久。因此,早熟品種發病較輕, 中晚熟品種發病較重。
發病原因
冬季清園不到位,未剪除樹上的病梢及剪除的病梢未及時集中燒 毀,仍散布于果園內,造成次年病害的侵染,或隨便丟于溝渠和河道處, 造成病害通過水流擴大危害范圍;果園的選址不正確,從而造成病害發生 的機率較大;果園內的排水設施不,雨后園內易產生積澇,致使雨后 在一段時期內仍保持較高的濕度,造成病害發生較重;施肥過程中,由于 對園內土壤的性狀了解不足,在施肥中產生偏施或少施的現象,從而造成 植株營養不均衡,使樹體衰弱、果實表面的絨毛減少,受病害危害的機會 加大。
防治方法 桃樹瘡痂病病原稱嗜果枝孢菌,屬半知菌亞門,根據病害的發病規律 及病因分析,應采取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1)冬季清園時應剪除樹上的病梢。在處理清園的病梢時切不可隨 意丟棄于溝渠和河道中,應及時將散落于園內的病梢進行集中燒毀。 (2)冬季清園后應對地面進行深翻,將病殘體深埋地下,消滅菌源。 (3)加強園內排水設施的建設和進行適時夏剪,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 、降低濕度,從而降低病害的發生機率。 (4)培育健壯樹體,多施有機肥,實施配方施肥,增強抗病能力,以減 少病害的侵染。 (5)藥劑防治:噴施40% 福星乳油8000倍液的藥效好,防效達94.29% ;其次為15%霉能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和80% 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效分 別為81.14%和7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