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艙是電網基于“標準配送式”這一核心理念的基礎上 ,推出了戶外智能吧變電站,預制艙艙體結構的采用成為智能變電站建設二次設備載體的重要措施。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步伐的加快,變電站建設的速度相對滯后。為了加快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周期,國網公司提出了標準配送式變電站建設模式,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建設”的方案,實現智能變電站(預制艙)的迅速推廣及實用。
預制艙是智能變電站應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一個重要體現,它是由預制艙體、二次設備屏柜(或機架)、艙體輔助設施等組成,在工廠內完成制作、組裝、配線、調試等工作,并作為一個整體運輸至工程現場,就位于安裝基礎上。預制艙及其內部的二次設備實現整套二次設備由廠家集成,實現工廠化加工,減少現場二次接線,減少設計、施工、調試、工作量,簡化檢修維護工作,縮短建設周期,有效支撐了電網建設。
預制艙具有標準化、模塊化、預制化的技術特點。廠家可根據設備柜體的實際需要定制特定尺寸,以便適應設備的正常運行
產品價格僅供參考,實際報價咨詢客服
預制艙設備的發展現狀概述
預制艙式組合設備在國外開展研究應用的時間較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美國就已經應用到整體模塊化的33kV變電站;20世紀90年代在日本出現的整體模塊化的66kV變電站也應用了預制式設備艙。ABB公司推出的集裝箱式電氣小屋在中東國家中已經得到較大范圍的應用。
在國內,35kV、10kV箱式變電站已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集裝箱式SVG設備、集裝式直流熔冰設備、集裝式光伏逆變器等也應用廣泛。
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開展了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建設,提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模塊化建設、機械化施工”的建設原則。按此原則,在新一代智能變電站中,幾乎看不到任何建筑,取而代之的是預制艙式組合設備。
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中,重慶大石220kV變電站和湖北未來城110kV變電站為AIS變電站,均采用了預制艙式組合設備。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對于預制艙式組合設備的應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積極引導國內設備制造企業開展設備研制和技術創新。
滄州信合設計、生產特種集裝箱(功能房、電氣設備箱、水處理設備箱等其他設備箱)、集裝箱活動房(野營房、宿舍、辦公房)、普通陸運集裝箱(標準集裝箱和非標準集裝箱)、展翼箱及彩鋼板房的制造型企業,并銷售集裝箱、簾布箱、展翼箱配件。
什么是光伏預制艙?
光伏預制艙是現階段光伏發電廠所配備光伏發電項目中的輸配電專項設備,其自身內部包含智能化輸配電相關管理電器元件,可實現遠程傳輸、數據自動化分析處理、緊急響動應急處理等無人化管理的需求,較大程度的降低了光伏發電廠自身人力、物力資源的使用。
光伏預制艙是干什么用的?
光伏預制艙主要用于不同的光伏電站設備,適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網,比較常見的像是光伏35kv預制艙、光伏10kv預制艙等。
光伏發電廠一般都建造在日光比較充足的野外或者是自建房的屋頂之中,當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過程中12VDC甚至之上微弱的交流電壓,而僅僅通過逆變器的轉換之后并不能夠達到我們日常生活用電的先關要求,那么這時候光伏預制艙就能夠及時的解決輸變電的問題。
光伏預制艙通常會配置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而形成了我們常說的一次設備預制艙和二次設備預制艙,既可以單制作,又可以成套定制加工。作為預制艙裝配式變電站的重要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變電站的系統布局、土建設計和施工模式,而且其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工業化生產等環節更是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智能變電站建設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