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供應(yīng)五角楓,五角楓,8公分,隴南五角楓,五角楓電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五角槭(學(xué)名:Acer pictum subsp. mono (Maxim.) H. Ohashi)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樹皮粗糙,常縱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細(xì)瘦,當(dāng)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葉紙質(zhì),基部截形或近于心臟形,葉片的外貌近于橢圓形;裂片卵形,先端銳尖或尾狀銳尖,全緣;主脈5條,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微凸起,側(cè)脈在兩面均不顯著;葉柄細(xì)瘦,無毛。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區(qū));各地公園有栽培。生長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
五角槭樹姿優(yōu)美,葉形秀麗,秋葉紅艷,可廣泛用做庭院樹、行道樹,也可配植于建筑物附近,或在針葉林中點綴,或營造小片林與其它樹種塊狀混交。木材質(zhì)堅致密,為優(yōu)良的家具、車輛、膠合板及細(xì)木工用材;樹液可制糖。枝、葉入藥。 [1-2] [6]
花多數(shù),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多數(shù)常成無毛的頂生圓錐狀傘房花序,長與寬均約4厘米,生于有葉的枝上,花序的總花梗長1-2厘米,花的開放與葉的生長同時;萼片5,黃綠色,長圓形,鈍形,長2-3毫米;花瓣5,淡白色,橢圓形或橢圓倒卵形,長約3毫米;雄蕊8,無毛,比花瓣短,位于花盤內(nèi)側(cè)的邊緣,花藥黃色,橢圓形;子房無毛或近于無毛,在雄花中不發(fā)育,花柱無毛,很短,柱頭2裂,反卷;花梗長1厘米,細(xì)瘦,無毛。翅果嫩時紫綠色,成熟時淡黃色;小堅果壓扁狀,長1-1.3厘米,寬5-8毫米;翅長圓形,寬5-10毫米,連同小堅果長2-2.5厘米,張開成銳角或近于鈍角。花期5月,果期9月。
五角槭與元寶槭(學(xué)名:Acer truncatum Bunge)相近,但五角槭的葉較細(xì)而薄,通常長與寬約6-7厘米,基部深心臟形,顯著地7裂,果序傘房狀,淡紫色,較短,包括長1-1.2厘米的總果梗在內(nèi),共長4厘米;翅果較小,長2.3-2.5厘米,張開成銳角,極易于區(qū)別。
造林時間:春季栽植,要在土壤化漿后到樹木剛發(fā)芽前進行,盡量早一點,不宜晚栽,適合的苗木為二年生大苗,在栽植時為了減少對水分的揮發(fā),要進行截冠處理,能提高成活率。對于北方地區(qū)遇到春季干旱而又沒有灌溉條件,則可以在雨季栽植,一般每年的7-9月北方了雨水較多,這期間栽植成活率較高,苗木好是一年生苗木,或采用容器培育的苗木,栽植后要將進行踩實,確保土壤的水分充足,如果有條件可以根部進行鋪膜,這樣能提高成活率。秋季栽植一般在落葉后至上凍前進行,相對技術(shù)比較簡單,成本少而且有較高的成活率,相對春栽和秋栽時間要盡量晚一些,苗木宜用二年生大苗。
————— 認(rèn)證資質(zhì) —————
全國五角楓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