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秦皇島15公分杏樹,15公分杏樹,15公分杏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杏樹生長習性
杏為陽性樹種,適應性強,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風,壽命可達以上,為低山丘陵地帶的主要栽培果樹。
杏樹地理分布
杏樹產中國各地,多數為栽培,尤以華北、西北和華東地區種植較多,少數地區逸為,在新疆伊犁一帶成純林或與新疆野蘋果林混生,海拔可達3000米。世界各地也均有栽培。
據考證,杏樹原產于中國新疆,是中國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
杏樹栽培技術
定植
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避開低洼積澇地帶。株行距1.5米×4米,南北行向。定植穴長1米×寬1米×深0.8米。每穴施入10千克左右的腐熟有機肥。定植時苗木按等級分栽。苗木放入穴中,埋土1/3時將苗木向上提一下,讓根系充分舒展,然后添土踏實。栽后灌透水沉實樹穴,隨即在50-1500px高處定干,剪口下留4-6個飽滿芽。冬剪定植的速生苗,入冬時培土防寒,培土高度40-1250px
肥水
新梢長到15厘米左右時,開始施肥料,地下追肥與葉面噴肥交替進行。9月底至10月初施有機肥和復合肥。扣棚后,萌芽前施尿素,謝花后至果實膨大期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0-15天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此外可同時噴500倍增產菌。苗木定植后澆一遍透水,此后視具體情況確定澆水量和澆水時間。
修剪
5月底6月初定干定梢,選留角度較好的7-12個梢,其余抹掉。新梢長至40厘米時選2-4個培養,進行“V”字形或開心形整枝,對其余新梢摘心促發2次梢,背上直立梢反復摘心,過多過密枝抹掉。11月上旬噴尿素促進早落葉。
果實膨大到果實成熟前,對新梢多次摘心,以控制新梢旺長,提高坐果率和單果重,對背上直立新梢可采取抹除或扭梢的方式,以防“樹上長樹”惡化樹冠內部光照。5月上中旬果實采收揭膜后,回縮與疏枝結合,調整樹體的生長平衡,防止補償性旺長。
幼樹及初結果樹,冬季修剪應兼顧整形和結果兩個方面。對主、側枝及延長枝要輕剪長放,一般留全枝長的三分之二進行短截。對生長中庸、角度比較開張的發育枝應緩放,使萌發中短枝,增加結果枝的數量,成花或結果后及時回縮培養成結果枝組。中、短枝角度大,成花容易,要盡量保留。對生長較弱的幼樹宜適當短截,疏除過密枝、細弱枝,多保留健壯枝,拉平直立旺枝作為輔養枝,以促發粗壯的中、短果枝。
盛果期樹根據枝條長勢、樹冠各部位的空間情況,適當疏密、截弱,以保持穩定的結果部位和生長勢。對衰弱的主枝、側枝、多年生輔養枝、結果枝組、下垂枝,在有強壯枝的部位進行回縮,以達到恢復生長勢頭。及時更新復壯樹冠下部及內膛枝,使果樹不斷產生新的健壯結果枝。
衰老期樹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長健壯的背上枝換頭,或在比較直立的枝段回縮,促使隱芽萌發更新。對位置適當的徒長枝,要培養為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對結果枝組和結果枝,本著“去弱留強”的原則,選留壯枝、壯芽進行更新修剪。對樹勢極度衰弱、更新難以奏效的,可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對主側枝及大枝組在10-15年生部位進行全樹大更新,一次完成,當年可萌發大量新枝,通過夏季抹芽、摘心和冬季整形修剪,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恢復一定的產量。
杏是中國的觀賞樹木,其花色又紅又白,胭脂萬點,花繁姿嬌,占盡春風。杏可配植于庭前、墻隅、道路旁、水邊,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同時杏還是沙漠及荒山造木樹種。果可生食或加工果脯、果仁可供食用及藥用。杏是的果木,果供生食之外,還可制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供食用、榨油和藥用。樹齡長,可活一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觀賞樹種。
全國15公分杏樹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