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云南桂花種子,桂花種子多少錢一斤,上海桂花種子,貴州桂花種子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分布范圍
園林桂花原產中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國西南部、四川、陜南、云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等地。
生長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湖北武漢、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嫁接法
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處剪斷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厘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厘米的削面,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厘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后埋土培養。用小葉女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壽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細”的“小腳”現象。用水蠟作砧木,生長慢,但壽命較長。盆栽桂花多行靠接。用流蘇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靠接時選二者枝條粗細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達木質部,長約3-4厘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與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后將兩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層密結,用塑料條扎緊,愈合后,剪斷接口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后,則可成明顯主干。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籽,桂花秋天開花后結的籽,桂花籽開始如青色的小橄欖,逐漸變成紫黑色,翌年3、4月份成熟。
江浙以北地區桂花樹少有結籽,有時被人們視為奇觀,廣西地方桂花樹結籽較普遍。桂花籽可以用來播種繁殖。
桂花籽如何種植?
桂花籽栽植一般是可以在春、秋兩季的陰雨天種植好,一般是在通風透氣、排水好、陽光充足的酸性土壤中為宜。如果是盆栽的話,可以自己配置腐葉土、園土、沙土、腐熟的餅肥等混合一起。
桂花籽在南方一般是可自己越冬,如果是北方的話,可移入室內保暖,其他時間可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會促進桂花籽的生長發育。
桂花籽在種植后需澆水,在長出新技一定要確保土壤濕潤,這時不需要澆肥水。北方盆栽的桂花在冬季應放在通風透光的室內并且要控制澆水量,盡量少澆水。4月份后可以增加水量。
桂花籽種植后可在春季追施氮肥1次,夏季追施磷、鉀肥1次,可促進花繁葉茂,入冬前追施腐熟的餅肥、廄肥1次,不可澆糞尿水,千萬不要濃肥,會燒根。一般在生長旺季只需澆適量的淡肥水,開花時的肥水可濃些。
桂花籽可根據實際情況來整形修剪,一般來說剪除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即可,能使植株通風透光,修剪后可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要及時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化學藥劑來防治。
桂花種子的催芽
為促使種子能夠迅速發芽,可以將消毒后的種子浸泡在50℃左右的溫水中,約4小時,取出種子后將其放入籮筐內,上覆稻草或濕布,放在18-24℃溫度下催芽。等到有一半以上的種子鐘殼開裂或是稍露胚根時,就可進行播種。催芽過程中,需要經常翻動種子,使得上下層的保持一致的溫濕度,以使出芽整齊。
桂花的播種方法
播種一般在當年8—9月或第二年的4—5月份進行。基質應選用細沙土腐殖土、無肥腐葉土、蛭石、珍珠巖等疏松的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基質。先將桂花種子用溫水泡24小時撈出后,用點播法播于盆土內,播后困繞一層2-3厘米的細沙土。噴一次透水再蓋上玻璃或稻草,待種子發芽后要就可拿開,使之透氣,還要防止陽光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