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河南黃連木種子,黃連木種子繁殖栽培,重慶黃連木種子,江西黃連木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種子貯藏
分干藏和濕藏兩種,干藏適合大量貯藏種子,濕藏適宜少量貯藏種子或催芽。干藏:將果實采收后晾干,裝入透氣良好的袋子內(nèi),在低溫、干燥條件下貯藏備用。濕藏:將陰干的種子按種沙1︰3比例混合后放入層積坑內(nèi)或堆積于背風向陽地面,用草席或塑料布覆蓋,防止失水。在層積坑內(nèi)垂直預埋幾束秸稈,用于通氣。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為宜。覆沙成饅頭狀,來年春季種子有1/3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育苗
1、播種時期
分秋冬播和春播。秋冬播掌握在土壤上凍前進行,播后澆封凍水。春播應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進行。
2、播種量
根據(jù)黃連木種子平均每千克約11000粒的特點,提出合理播種量為每公頃75~120kg,預期每公頃培育成苗30~45萬株。純度低、發(fā)芽率低的種子適當增加播種量。
3、播種方法
采用開溝條播,行距20~30cm,株距5~10cm,播種深度1~2cm,人工撒播或機械播種,播后覆土。冬播種子應在翌年春季去除較厚表土約1cm,根據(jù)土壤墑情澆水1~2次,無灌溉條件應于早春覆地膜保濕。春播種子,宜乘墑覆地膜(兼防鳥害)、草、松針均可。如播后墑情不好,先澆水后覆膜。
田間管理
1、間苗
黃連木從播種到出苗結(jié)束歷時28d左右,種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為提高成活率,要早間苗,第1次間苗在苗高3~4cm時進行,去弱留強。以后根據(jù)幼苗生長發(fā)育間苗1~2次,后1次間苗應在苗高15cm時進行。
2、施肥
根據(jù)幼苗的生長情況施肥,生長初期即可開始追肥,但追肥濃度應根據(jù)苗木情況由稀漸濃,量少次多。幼苗生長期,以施氮肥、磷肥為主;速生期,氮肥、磷肥、鉀肥混用;苗木硬化期,以施鉀肥為主,停施氮肥。10月中旬后抽的新梢易受霜凍危害,因此,8月下旬后停止施肥,以控制抽梢。
3、除草
及時松土除草,且多在雨后進行,行內(nèi)松土深度要淺于覆土厚度,行間松土可適當加深。一般一年生苗高可達60~80cm,產(chǎn)苗45~60萬株/m2。
藥用價值
黃連木的樹皮及葉可入藥,根、枝、葉、皮還可制農(nóng)藥。樹皮全年可采取,葉夏秋均可采收,性味苦,功能微寒,有清熱、利濕、之功效,可用來治痢疾、淋癥、腫毒、牛皮癬、痔瘡、瘡及漆瘡初起等病癥。并且將含黃連木樹膠的組合物用到皮膚上,能使皮脂分泌得到控制,改善油的控制和皮膚的感覺,防止光亮和油膩,同時也提供效能,從而減輕皺紋和改善老化皮膚的外觀與膚色,治療光致老化皮膚,改善皮膚光澤、清潔性和美觀性,是天然美容護膚品。
黃連木育苗技術(shù)
(一)采種:選擇20-40年生,生長健壯、產(chǎn)量高的母樹采種。在9-11月間,當核果由紅色變?yōu)殂~綠色時及時采收,否則10天后自行脫落。銅綠色核果為成熟飽滿的種子,紅色、淡紅色果實為空粒。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7908-1999 林木種子質(zhì)量分級),黃連木種子分為三級,其中:Ⅰ級凈度不低于95%、發(fā)芽率不低于75%、生活力不低于80%;Ⅱ級凈度不低于90%、發(fā)芽率不低于55%、生活力不低于60%;Ⅲ級凈度不低于90%、發(fā)芽率不低于40%、生活力不低于45%。
(二)種子處理:采種后不能曝曬,否則會走油,降低發(fā)芽率。黃連木種子采收后,要及時放入40-50℃的草木灰溫水或5%石灰水中浸泡2-3天,搓爛果肉,除去種子外層蠟質(zhì),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用1%新潔爾滅溶液浸種30分鐘后,再用水沖淋,放在通風陰涼處涼干備藏。
(三)種子儲藏:在室內(nèi)選靠近墻角的地方,地先鋪5-10厘米水洗粗沙,在按一層細河沙、一層種子的比例,堆高止距地面20-30厘米處,上面覆蓋10厘米細沙(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周邊用磚頭或塑料薄膜圍住即可。為了保持通氣,可在堆中間豎一通氣草把。第二年春天,當種子有1/3露白時即可播種。沙藏期間注意檢查,防止沙子干燥或種子發(fā)霉。一旦發(fā)現(xiàn)沙子干燥,要及時噴水。種子發(fā)芽率一般為30-60%。另外,也可選擇干燥處,挖深寬各1米的坑,將處理后的種子按1:3的種沙比例混合均勻(沙子濕度同上),倒入坑內(nèi),距離地面15厘米處,全部填進河沙,作成高出地面的土堆,坑內(nèi)立幾束 ,以利通氣。
(四)圃地選擇:黃連木喜光,圃地應選擇向陽、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前茬非育苗地的地塊,深耕20~25厘米。為苗木正常生長,施用足夠的肥料,以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增加土壤養(yǎng)分和蓄水保墑通氣性能。一般施有機肥5~30噸/公頃,精細翻耕,使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
(五)整地作床及處理:整地嚴格執(zhí)行“三犁三耙”,一般作高床,床面寬1-1.5米,高25-30厘米,步道溝寬30-45厘米。整地時每畝施復合肥100斤、磷肥100斤、碳氨50斤作基肥,并撒15-20公斤硫酸亞鐵、3公斤呋喃丹進行土壤消毒。也可在上年秋季施肥作床后,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28-35日,利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
播種(大田育苗)
1、春播育苗: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通常采用開溝條播法,在苗床上開溝寬10厘米,深2-3厘米的播種溝,溝間距25厘米,將種子直接撒在播種溝內(nèi)并用細土覆蓋,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每畝噴灑50%乙草胺乳油150-200克(有效成分75-100克),對水30-50公斤(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再在苗床上蓋上稻草。盡量早播,早出土,生長期長,苗木生長量大,同時避免夏季灼傷,減輕管理難度。每畝播種量7.5-10公斤。
2、秋播育苗:10月中、下旬,黃連木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種子不作處理也可成苗。但為了做到苗齊苗壯,通常在11月中旬土壤封凍前,將種子用草木灰或石灰水浸泡后脫去果皮后再播種。一般也采用溝狀條播,溝寬10厘米,溝深2-3厘米,溝間距2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輕輕壓實,上蓋稻草或地膜。每畝7.5-10公斤。
————— 認證資質(zhì) —————